DB37∕T 4752-2024 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物理治理技术规范(山东省)
ID: |
91343E1B3A3143778200BA040DC9AAD0 |
文件大小(MB): |
0.26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07.060,CCS,A 45 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4752—2024,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物理治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hysical control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 coastal wetland,2024 - 09 - 03发布,2024 - 10 - 03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7/T 4752—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治理目标与原则 1,4.1 治理目标 .1,4.2 治理原则 .1,5 治理工作流程 .2,6 现状调查 2,6.1 互花米草面积 2,6.2 互花米草密度 2,7 分区治理 2,7.1 低潮滩 2,7.2 中潮滩 2,7.3 高潮滩 3,7.4 河道沟渠 .3,8 效果评估 3,8.1 跟踪调查 .3,8.2 治理效果分级 3,9 巡查防范 3,DB37/T 4752—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37/T 4752—2024,1,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物理治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互花米草物理治理的技术要求,包括治理目标与原则、治理工作流程、现状调查、分区治理、效果评估和巡查防范等,本文件适用于滩涂、河口、沟渠等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治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 1166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遥感解译与野外核查,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刈割 mowing,用人工或机械措施割除互花米草地上部分,3.2,梯田式围淹 terraced waterlogging,在滩涂不同高程处,修建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横向堤坝,在其两端修建纵向堤坝,形成闭合的梯田式围堤,截留潮水围淹互花米草,3.3,翻耕 tillage,刈割(3.1)互花米草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措施犁耕,铲断互花米草根状茎,3.4,遮荫 shading,用不透光的布或膜覆盖刈割(3.1)后的互花米草根茬,4 治理目标与原则,4.1 治理目标,清除互花米草,恢复本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4.2 治理原则,互花米草治理遵循以下原则,a),防治结合。对未入侵区域和已治理区域,注重防范;对已入侵区域,及时有效治理,DB37/T 4752—2024,2,b),因地制宜。结合潮汐水文、地形地貌、土壤性质、气象条件、施工条件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合理设计治理方案,5 治理工作流程,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流程宜包括现状调查、分区治理、效果评估和巡查防范,见图1,图,1 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流程,6 现状调查,6.1 互花米草面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人机交互提取方法确定互花米草面积。互花米草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应按照HJ 1166执行,6.2 互花米草密度,人工调查互花米草植株密度,设置断面式或网格式的代表性调查站位:,a),断面式站位:沿垂直海岸方向设置3条以上调查断面,每条断面设置3个~5个站位;,b),网格式站位:均匀设置6个~9个站位,7 分区治理,7.1 低潮滩,采用刈割法治理,技术要求如下:,a),刈割时间为6月—7月;,b),贴地刈割,留茬高度不超过2 cm;,c),刈割次数为2次~3次,相邻两次的间隔时间约15 d,7.2 中潮滩,DB37/T 4752—2024,3,采用刈割+梯田式围淹法治理,技术要求如下:,a),治理时间为6月—8月;,b),原地取土构筑简易堤坝;,c),堤坝建成后刈割互花米草,留茬高度不超过10 cm;,d),刈割后5d内开展围淹,水位不低于30 cm,持续时间为70 d~90 d,7.3 高潮滩,采用刈割+翻耕法治理,技术要求如下:,a),刈割时间为6月—8月,留茬高度不超过10 cm;,b),翻耕时间为11月—12月,深度为20 cm~30 cm,使互花米草全株被铲断翻入泥中,7.4 河道沟渠,根据河道沟渠特征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技术要求如下:,a),宽阔平坦的河道,采用刈割+翻耕法治理;,b),潮沟或石头较多的河道,采用深埋法治理,治理时间为6月—8月,埋藏深度不低于100cm;,c),养殖池进排水沟渠,采用刈割+遮荫法治理,治理时间为6月—8月,8 效果评估,8.1 跟踪调查,调查治理后残留或复生互花米草的面积和密度。调查时间为治理后的2个~3个月、第二年的4月—6月、第三年的4月—6月,8.2 治理效果分级,互花米草治理效果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计算治理后互花米草面积和密度相对于治理前的减少比例,并根据其大小赋值,评估指标及其赋值按表1执行,表,1 互花米草治理效果评估指标赋值,互花米草面积减少比例/ΔA,ΔA=100%,90%≤ΔA<100%,ΔA<90%,赋值,5,3,1,互花米草密度减少比例/ΔD,ΔD=100%,90%≤ΔD<100%,ΔD<90%,赋值,5,3,1,互花米草面积和密度变化的赋值加和为S,根据S值判定互花米草治理效果:当S=10时,治理效果为优;当6<S<10时,治理效果为……
……